5G如何改變物流
5G與物流行業的未來發展一致,5G 技術及物聯網傳感器成本的迅速下降,促使 IoT 物聯網的在端到端供應鏈中使用場景普及,實現人、設備、車及貨物等萬物互聯……物流企業將獲得更多數據;其次,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數據處理的能力變得更強了,數據挖掘的價值更大。此外,自動駕駛,無人車及 UAVs 無人機的實際應用也將在 5G 的推動下更快地進入到實用階段。以上種種,將會推動物流行業實現基于物聯網+人工智能(IoT+AI)的智慧物流模式。
物流倉儲:儲不盡的智能化設備
5G 的發展推動著物流倉儲設備向智能化更近一步,無論是還是機器視覺識別,VR/AR 應用等等,都開始逐漸發生變化。這種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機器人云化的過程中,需要通信網絡具備極低時延和高可靠的特征,而 5G 網絡是云機器人理想的通信網絡,是云機器人的關鍵。5G 網絡切片能夠為云化機器人應用提供端到端定制化的網絡支撐。
其次,在嵌入智能設備的倉儲物流設施中,無論是高速分揀設備、機器人、智能叉車等設備未來能夠實現遠程集中操作、監控、預防性維護保養。
此外,在運營流程實現網絡化、遠程操控及可視化的基礎上,云倉模式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落實。在此基礎上,企業在對物流園區以及場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智能設備來實現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和管理。
智能物流跟蹤:千萬里,我追尋你
目前的物流追蹤大多具有延遲性,而且并非全程無縫。隨著業務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提升,企業對貨物的追蹤可視化將有更大的需求。而 5G 將在深度覆蓋、低功耗和低成本等方面顯露優勢。5G 提供的改進將包括在廣泛產業中優化物流——提升人員效率,安全和提高商品,貨物定位與跟蹤效率。從而幫助企業化節約成本,并實現實時的動態跟蹤。
目前,全國各類物流倉庫和場站分布著億萬計,它們將在 5G 的賦能下從簡單的監控回溯設施升級為智能感知設備組成的云監控網絡,進而幫管理人員實現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如此一來,基于云計算,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低成本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可將視頻監控畫面可視化展現,并實時進行監控、計算、分析和預警,為物流運輸保駕護航。
動態車聯網:飛一般的感覺
車聯網是 5G 在物流領域的重要賦能加速方向,它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融合了傳感器、RFID、數據挖掘、自動控制等相關技術,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標準,在車與車、路、行人、互聯網的交互過程中,實現車輛與公眾網絡的動態移動通信。
5G 可以解決車聯網在安全、通信標準、體系結構等方面的問題,使得車聯網可以真正應用于物流中的**、智能掛車等的日常運營中。此外,車聯網與 OBD 也能幫助實現車輛設備的預防性維保,實現車輛動態實時可視化,在此基礎實現運輸等運營的動態實時優化。
無人機:明天,也許你的快遞「 無人」配送
5G 的高帶寬、低時延和抗干擾,可以對無人物流機器人的實時通信提供強大支撐,這樣的實時控制可以使得無人設備運行得更加安全可靠,提供更流暢的服務體驗。目前,菜鳥,京東,順豐,蘇寧都在試用無人車進行運營,摸索及積累無人車的運營經驗、模式,而 5G 將讓這些嘗試變成大規模應用。
而 UAVs 無人機應用主要還處于對偏遠地區的干線運營,或者中轉中心到站點等場景的探索階段。未來要實現在一公里服務中的應用,特別是對 UAVs 無人機的導航,飛控的準確性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 5G 的幫助下,導航將不再僅依賴于 GPS,5G 能夠讓強大的機器視覺能力變得像人眼一樣方便,抗干擾特性能夠讓高樓密集、電磁環境復雜的城市場景將不再是飛行區。
生態互聯:為物聯網而生的5G
5G 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新型多天線、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D2D 通信等技術。其中,5G 網絡在物聯網的運用過程中更符合其所需要的高寬帶、低時延的要求,更具有低能耗、大連接、深度覆蓋的低成本優勢。
物聯網將是 5G 技術的主要戰場,同時也是 5G 發展的主要動力,5G 很大程度上就是為萬物互聯設計的。在 5G 的推動下,物聯網將實現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上的人,設備,車輛,貨物的互聯。
預計到2021年,將有280億部移動設備實現互聯,其中 IoT 設備將達到160億部;未來十年,物聯網領域的服務對象將擴展至各行業用戶,M2M 終端數量將大幅激增,應用無所不在。
可以看出,在 5G 能力大升級,重構生態系統的背景下,5G 技術將推進物流行業在物流倉儲裝備、物流可視、車聯網、無人配送設備、物聯網等領域的跨越發展,賦能垂直行業并深度融合,形成 5G 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