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張立新、上海市民政局社團管理處副處長徐國芳、上海建設交通系統直屬單位黨委書記魏慶等到會祝賀。
智能物流機器人經過測試,它可為外賣員減少平均每單10-15分鐘的配送時長,有效減少了樓宇外來人口,緩解了物業管理壓力。不僅如此,它通過多傳感器的融合以及多MCU響應機制,達到僅0.01秒的反應速度,是運動員最快反應速度的10倍。高穩定性與安全性,已經讓它先于無人駕駛,率先成為IoT3.0在智慧城市中的典型應用。
未來傳統的物業管理公司將不復存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科技,將深入用戶場景,真正服務人類美好生活。在智能化上頻頻出擊,將幫助物業公司通過智能化決策輔助提升運營效率,優化成本結構,有效推進民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近年來土地供應放緩,我國房地產存量時代來臨。物業管理增值服務已成為行業聚焦的新增長點。預計未來5年,全國物業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2萬億元,服務于樓宇建筑管理的安保和保潔人員將多達1200萬人。一邊是萬億級別的未來流量入口,一邊是巨大的人力成本和管理壓力。資產運營成為重點,眾多房地產公司更加注重物業服務的業務運營和模式創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首次提出“智能+”,人工智能連續第三年被寫入了政府報告。人工智能不僅成為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的驅動力,也成為改善民生的基礎設施。面對高變速、高變數的市場環境,企業主動求變,紛紛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深化智慧物業布局。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智能門禁、安防、配送、清潔、停車、物管等,已成為未來物業產業“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