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前方打勝仗后勤是保障,經濟要騰飛物流是保障”。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東方“巨龍”,一方面開拓市場、加快多元化企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積極為企業服務,整合運輸資源,打通便捷的流通渠道,建立了物流“多元式聯運”,促進企業經濟的快速增長,托起了東方經濟“巨龍”的騰飛。
據2022年6月13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道,在鐵路和港口雙方面的聯動之下,海鐵物流“多元式聯運”模式的效率越來越高,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目前寧波舟山港擁有海鐵聯運班列21條,幾乎每天都處在滿負荷運作的狀態。為了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義烏紓困專班會同鐵路、海關、商務局等部門開始商討解決辦法,開辟新的運輸途徑,每天固定開行3趟義烏至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貨運增量達到33%。
從報道中可以看出,物暢其流,才能促進經濟循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物流“多元式聯運”的發展,為中國物資走向世界,中國市場融入世界,起到了強大的促進作用。
物流“多元式聯運”,彌補了單一運輸的短板。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流、人流的變化以及人民對便捷、舒適、快速的運輸高需求,各種運輸行業,在市場運輸競爭中的短板也越來越明顯。汽車的速度和容量、水運的運輸局限、火車的貨物組織等都成為滿足客戶需求的瓶頸。只有打破運輸的競爭體系,建立聯合互利“多元式聯運”的運輸模式,才能激活運輸市場潛力,聯動協作,物流互補,滿足顧客對運輸需求,實現網上鍵對鍵,物資門到門的便捷服務。
物流“多元式聯運”,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國依托地方資源優勢,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源經濟快速發展并取得成效,基本形成了沿海地區的經濟核心。如環渤海地區(包括京津冀地區、遼中南地區以及山東半島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閩東南地區等。加強這些核心區之間的聯系,促進地域經濟的有效流動,就需要物流“多元式聯運”的運輸,增強沿海地區整體經濟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成為更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區域。同時,根據國家宏觀發展的要求,實施“東部騰飛、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戰略,制訂側重于塊塊調控的區域政策等,這樣在國內經濟內循環的基礎上,發展外部多元化經濟體系,從而使獨立的物流體系,變成立體化“多元式聯運”的物流模式,提升物流的效率,便捷快速運輸渠道,推動了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物流“多元式聯運”,促進了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擴張。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大國、最大的物流市場。鐵路、航空、水陸的國際貨物聯運,對我國和其它國家經濟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運輸企業在國際間銜接和聯運的業務量不斷增長,并由單一運輸方式的聯運,發展到國際多元式聯運,實現了一張運輸票據,達到物資的水陸聯運、鐵路聯運、航空聯運、出進口國過境站等“多元式聯運”物流,將大大增強中國連接世界的能力,支撐中國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造、全球運、全球遞”。
當前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物流是重要基礎。我們應繼續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保證產業鏈順暢連通、群眾生活必需品穩定供應。同時,我們應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增開國際貨運航班,加快發展國際物流快運體系,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高效便捷穩定的物流支撐。(馬玉章)
新聞轉自: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