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
春節剛過,省委專門來蓉調研指導,專題研究支持成都高質量發展,要求成都明確“四個站位”、增強“五力”、提升“五個能級”,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擔重任挑大梁,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
不負使命強擔當,大道至簡干當頭,成都正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拼搏奮進持之以恒推動高質量發展。即日起,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將推出“拼搏奮進 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欄目,聚焦成都牢記使命擔當做強主引擎極核功能、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聚焦“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全社會動力活力、突出共建共享推進城市現代化治理的生動實踐。
蛇年新春,一批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項目刷新進度條——
近日,新建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成達萬高鐵)渠縣北站、樂至站開建,標志著成達萬高鐵站房工程正式啟動。
2月24日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T1)將恢復運行。在不久的將來,貴賓服務中心、公務機基地改造也將陸續完成,進一步助力成都、重慶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群。
2025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二個5年新征程的開局之年。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強調,深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共同謀劃布局一批互惠程度高、輻射效應大的項目,不斷提升腹地支撐能級。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成渝兩地正加速“雙核聯動”,共同推進成渝制造業產業體系互聯互通,攜手共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向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定位不斷發力。
雙核聯動聯建
50個年度合作項目加速推進
初春時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標志性工程——成渝中線高鐵施工現場機械轟鳴。在位于成華區的蜀安隧道建設現場,開挖直徑14.5米的我國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蜀安號”正持續穩步掘進,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自主決策、保壓、糾偏,工作人員通過“云平臺”對掘進實時監測、控制,提升地表沉降控制能力和盾構隧道控制精度。成渝中線高鐵正線全長292公里,建成通車后將成為成都、重慶兩大城市間最順直、最高效的直連通道。
不止成渝中線高鐵,連接川渝兩地的成達萬和西渝高鐵康渝段兩條高鐵也建設正酣,施工單位努力搶工期、抓進度。三條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壓縮成渝城市群時空距離,極大便利沿線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提質增速。
無論是交通基礎設施、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資源,還是城市服務功能、社會公共政策,“互聯互通”已成為成渝的日常。重慶成都雙核聯動聯建第三次會議上,兩地謀劃形成了2024—2025年度合作項目事項清單,共50項。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川渝合作框架下,圍繞“五個共建”,建立了雙核聯動聯建決策層、執行層、統籌層的三級合作機制,未來將以“清單化、項目化、具體化、可視化、可感化”的要求,根據目標任務和政策需求,每年梳理幾件大事集中攻堅,不斷增強雙核聯動聯建的實效。
3大方面20條舉措
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提質擴面
剛剛過去的春節,重慶洪崖洞與成都寬窄巷子,均成為國內旅游景點“頂流”。到寬窄巷子體驗“最成都”,到洪崖洞感受8D魔幻,成為不少外地游客打卡川渝的選擇。
“寬洪大量”CP強勢出道,受到了游客的青睞,更讓兩地堅定信心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近日,《重慶成都雙核聯動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提質擴面行動方案》正式印發。《行動方案》涵蓋了公共服務政策標準銜接統一、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以及優質資源聯通共享3大方面,20條舉措將為成渝兩地居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在旅游資源方面,將持續開行兩地城區至兩地周邊旅游景點的直通動車組,聚焦兩地博物館、古跡名勝、自然風光、主題展館等優質景區景點,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運用線上線下渠道加大文旅一卡通推廣力度,拓展兩地景區、酒店、餐飲等應用場景,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感。
此外,兩地將爭取240小時過境免簽聯動政策獲批,用好多國互免簽證和單方面試行免簽等政策,推出“渝進蓉出”“蓉進渝出”入境旅游精品線路,便捷兩地入境人員商務、旅游往來。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成都還將提升兩地機票免費改簽服務。探索推動更多航空公司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雙流國際機場之間提供“區域通”服務,變更始發機場重新購買機票后,原購機票可申請全額退款。
此外,《行動方案》還特別強調了要推動兩地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包括增加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病種、推動高鐵貨運服務提質等。這些措施將進一步優化兩地公共服務環境,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讓人民群眾在享受公共服務方面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聞來源: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