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這個目標,重慶統籌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區位優勢,著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的無縫銜接。
近日, 戴德梁行《2021年重慶商業及物流地產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中指出, 2021年全年重慶高標倉儲物流市場新增供應量50.2萬平方米,推升全市總存量突破400萬平方米,達到464萬平方米。
在電商及生鮮租戶需求釋放推動下,全市空置率同比下降5.7個百分點至24.0%。而在年底租戶需求活躍帶動下,租金同比上升1.7%至22.1元/平方米/月。
2021年重慶一手物流用地供應持續下降,全年成交地塊42宗,總供應面積為2,919畝,中心城區一手物流用地供應緊縮態勢持續,周邊縣區成為新增供應主力。
雖然物流地產仍為物流拿地占比最高的行業,占比達到28%,但拿地主體皆為本地企業,傳統物流地產開發商并未摘地;其次為商務服務業和制造業企業。
由于重慶所屬轄區較多,供地區域較為分散,其中萬州區成為一手物流用地主要供應區域,占比達到25%,其次為渝北區,占比為20%,其次為長壽區、沙坪壩區、合川區。
展望未來,2022-2023年重慶高標倉供應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兩江龍盛、兩江空港、東港和沙坪壩區域,其中,兩江空港為新增項目最為集中的區域,預計將新增供應量24萬平方米。
戴德梁行華西區產業地產部主管盛杰認為:雖然重慶一手物流用地供給量將持續緊縮,但未來1-2年仍將處于新增項目的集中供應期,市場將承受一定的去化壓力,預計空置率將處于較高水平,租金承受較大壓力。
預計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利好政策的帶動下,重慶外向型的內部樞紐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第三方物流、零售業、電商、制造業租戶的需求將得到持續釋放。
盛杰指出,受重慶地理環境的影響,區域市場分散的格局現已形成,預計未來在新增項目的供應下,以兩江空港、沙坪壩、兩江龍盛、東港為主的市場格局將逐步得到鞏固。(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