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國—上合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智慧物流暨數字通道發展分論壇在重慶召開。
本次分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上合組織秘書處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承辦。
分論壇現場圖片 劉敏 攝
論壇上,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和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中國交通信息中心、傳化智聯集團、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上海航交所等多位智慧物流行業專家、學者、政要,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方式,圍繞“數智賦能—提升智慧物流及數字通道發展能力”主題,從多個方面開展分享交流。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
物流尤其是智慧物流是推動產業運行方式變革突破的重要手段、重要支撐。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可:
智慧物流、數據通道與智慧口岸、智能邊境理念相通。
白俄羅斯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哈爾拉普:
2021年上半年,白俄羅斯與上合組織國家的貿易額增長了32%,占貿易總額比重達到60%,上合組織國家相互貿易更加頻繁、前景更加廣闊。
俄羅斯遠東航運公司副總裁德米特里蘇羅維茨:
FESCO(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協同俄羅斯鐵路公司及海關機構成功實施Intertran貨物手續電子化清關項目,讓清關時間從4天縮短至僅需21個小時。
論壇上,嘉賓也對數智如何賦能智慧物流和數字通道發展提出建議。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
通過打造智慧物流數字化平臺,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推進國際間物流信息共享。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
要不斷的開發服務型的大數據指數,研發航運物流多式聯運精算模型的大數據應用產品,進一步提高多式聯運的效率。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會長王麗梅:
重慶區位優勢獨特、物流場景豐富,在中國上合智慧物流數字通道領域大有可為。
新聞多一點》》
發展智慧物流和數字通道
重慶取得這些成績
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介紹,隨著重慶出海出境大通道成為聯結上合組織國家的重要紐帶,重慶在發展智慧物流和數字通道方面作了許多有益探索。
①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重慶擁有全國領先的5G網絡覆蓋和高等級數據中心,具有運算速度快、計算成本低等巨大優勢,能為智慧物流的迭代升級和融合應用提供堅實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撐。
②通道開放水平不斷提升。陸海新通道網絡覆蓋全球105個國家304個港口,中歐班列線路33條、覆蓋26個國家40個城市,國際航線105條、通達35個國家77個城市。
在開放通道上,廣泛應用智慧物流先進技術,建設了智慧口岸、智能關鎖、單一窗口、智慧長江物流工程等,創設了鐵海聯運“一單制”,提高了物流服務上合組織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
③國際物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重慶是中國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是全國物流降本增效試點城市,將擁有5種類型的國家物流樞紐,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低,跨境貿易便利化程度高,國際物流營商環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