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觀察 蔣詩逸 四川在線記者 王若曄 攝影報道
12月17日清晨,天蒙蒙亮,薄霧輕攏著遂寧高新區遠成物流園區,裝貨、卸貨的貨運車輛已然開始忙碌。“現在我每天早上能比之前多睡半個小時,只用送原來一半的配送區域,收入卻比去年多了一倍。”在四川遂捷通物流有限公司的智能分揀中心,快遞員張環正忙著把快件裝車,送出今天的第一批貨。
在他身后,一臺智能全自動交叉分揀設備正在車間作業。卸貨、拍照、分揀......設備通過高速拍照的方式,按區域劃分,自動分揀到遂寧的快遞。
這是快遞分揀效率變高的秘密“法寶”。“自從去年9月,公司購入了這臺設備,快件分揀就被‘提了速’,每小時能分揀1萬件,最高每天能分揀10萬件。”公司總經理蔡毅說。
在物流園區不遠處,四川物聯億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鄧波剛帶著客戶參觀考察完,轉頭又和同事討論起遂寧高新區搭建的中國西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運營細節。
“這個平臺整合了物流資源,用戶能查到最新的物流專線、車源、貨源、物流倉儲等信息,形成了物流行業的"信息流",為遂寧等地的物流園區解決車貨匹配效率低、貨運的不準時、貨車空置率、物流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鄧波說。
給物流插上科技的“翅膀”,鄧波公司墻上的有“物聯云倉”數字展示屏給予了更直觀的解釋——屏幕上實時更新、記錄著“物聯云倉”的倉儲面積、倉庫數量、可租面積以及物流配送數據等信息。
“我們運用智能物聯網應用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倉儲物流數字化,實現物流降本增效。目前,我們也去通達227個城市,7400余個合作園區,在線倉儲資源數據超過3億平米。”鄧波說。
加大物流信息化建設,給傳統物流業插上科技“翅膀”之外,近年來,遂寧還通過培育各類物流企業、優化物流配套設施等措施,推動現代物流發展。去年,遂寧物流業總收入達865.2億元,同比增長12%,目標達到千億產值。今年7月,遂寧成為全國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城市,10月,遂寧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生動實踐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厚植支撐國內大循環的經濟腹地優勢,提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功能。
目前,遂寧正積極打造成渝雙城物流配送中心,建設65萬噸儲量的冷鏈物流基地、50萬平米倉儲的大宗物資交易基地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成后將吸引更多到達成渝地區的貨物在遂寧集散分撥。
“接下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遂寧班列即將發車營運。我們將繼續深化區域合作,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行體系,構建區域大通道、大物流、大貿易格局,加快推進遂欽、成遂渝貨運班列開通,深化遂寧與成渝樞紐之間的協作。面向貴州、云南、廣西拓展南向出海通道,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打造滿足區域產業內外貿需求雙循環的樞紐經濟合作示范帶。”遂寧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