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覆蓋中國“市縣鎮”的快遞網絡體系已經基本建成。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縣城或者鎮上,小到淘寶上的衣物,大到京東上的家電,下單之后基本上都可以送到你家門口或附近站點。
相比之下,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目前的快遞網絡覆蓋密度依然不夠,這體現在:
1.除了郵政體系,其余主流快遞配送體系到不了偏遠農村,這些區域村民的非郵政包裹,只能到鎮上去取件或寄件。
2.礙于各種原因,一些網購商品或個人寄件走不了郵政體系,收件方最后還是只能到鎮上的其他快遞站點去取。
國家層面,早在2015年發布的《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就有提到:
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只是到了2020年,中國農村快遞網絡體系建設,距離“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的發展目標,依然有較大的差距。
于是在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該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廣大農民要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遞服務,同時符合條件的建制村要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資料顯示,國家郵政局于2014年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而這也是“快遞進村”的重要前提。
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中國縣、鄉兩級的快遞服務網絡已基本建立。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96.6%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26個省(區、市)實現了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
鎮鄉基本實現快遞網點覆蓋后,作為硬骨頭的“快遞進村”也迎來了更好的解決時機。
破局“快遞進村”,多邊合作是關鍵
《三年行動方案》提出,要堅持統籌規劃、政策引領,市場配置、創新驅動,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鼓勵郵快合作、快快合作、駐村設點、交快合作、快商合作及其他合作等多種方式推進。
眾所周知,農村地廣人稀,再加之村民的網購頻率相對偏低,所以就出現了快遞量少、路途遙遠的實際問題。如果還是采用不同快遞各自派送的模式,在配送成本和穩定延續性上,可能都會存在較大問題。所以破局“快遞進村”,多邊合作是關鍵。
其實,郵政體系早已深入廣大農村,既然有現成的投遞人員每日都在穿越鄉間,為何郵政公司就不能向其他快速公司開放農村的快遞代投業務呢?
當然,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進行這樣的嘗試。據報道,今年6月包頭市郵政管理局牽頭,推動固陽縣、達茂旗、石拐區、白云礦區郵政企業與“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簽訂協議,以郵快合作的方式實現了快遞下鄉進村。
“郵快合作”之外,“快快合作”“快商合作”亦是重點。城市用戶在淘寶買的商品,不管哪家快遞承運,可能現在都會統一投送到住家附近的“菜鳥驛站”。而在農村中,這種聚合模式不僅要發揚光大,而且也應該進一步跨越平臺界限。
例如,在一個偏遠農村,每天來自淘寶、拼多多、京東的快遞投遞總量,就可以讓一個快遞員跑一天的話,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是三家平臺就可以嘗試在當地合作開展共同配送投遞業務呢?
進村的快遞員,最好也能從當地募集,因為對該片區熟悉的人,才能加快投遞效率,農村沒有具體的街道和門牌號,不熟悉片區情況的投遞員,想要很快找到某個具體住址,并不是一件易事。
退而求其次,如果快遞員沒辦法進村逐家逐戶去進行投遞,那么在村里也是可以建立快遞代收點,如果這個村比較大,那么就可以建立不止一個的代收點,總之要方便村民過來取件。至于代收點的選取,如果村里沒有商店的話,那么就可以嘗試與村組織等展開合作。
“快遞進村”戰略,正在加速推進
《三年行動方案》公布后,中國快遞協會聯合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共同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該方案,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
這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分別是郵政EMS、順豐速運、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速遞、百世快遞、德邦物流、京東物流、蘇寧物流、菜鳥網絡、阿里巴巴、京東集團。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也表示,目前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業務量不大,快遞運營成本拉高,網點投入后存活壓力大,希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在資源配套、財稅減免、規范消費、凈化市場等方面給予支持。
毫無疑問,“快遞進村”戰略既是頂層設計,同時也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更多實際支持舉措。這樣的話,更多快遞企業和電商平臺也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快遞進村”的推動和落實中來。
就在近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6個省(區)和15個市(州)組織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
6個省級試點為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安徽、青海,15個市級試點太原、吉林、濟寧、駐馬店、黃岡、郴州、防城港、海口、資陽、黔南、玉溪、西安、延安、銀川、哈密。
工作目的是在試點地區形成可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快遞發展經驗,推動快遞服務直投到村,基本實現有條件的地區“村村通快遞”。
顯然,從今年4月公布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再到之后各界的表態、各地的跟進,再到現在集中鋪開的“快遞進村”試點工作,無不表明“快遞進村”戰略正在加速推進。
期待“快遞進村”的宏大構想,能在2022年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