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之年。今年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可以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是成都服務國家戰略全局的時代使命,也是成都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機遇。
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成都全力以赴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歷史機遇,胸懷“兩個大局”,系統推動成渝合作。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毫無疑問已成為成渝地區干部群眾熱議的話題和廣泛的共識。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黨中央高瞻遠矚、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筑牢強大戰略后方和生態屏障。
作為西部地區人口最為稠密、產業最為集中、城鎮密度最高的區域,推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成渝地區經濟發展標定了新的發展方位。不僅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于推動全國高質量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成都正抓住機遇、勇擔使命、乘勢而上,努力為西部大開發發揮增長極和動力源作用。
成都將加快推進國際戰略通道建設,加快推出國際化營商環境3.0版本,依托產業功能區建設,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推動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技術創新鏈整體成勢,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產業生態圈,努力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改革開放新高地,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5月23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分公司(籌)發布的“招商推介會答疑”中提到,天府國際機場計劃投用時間為2021年7月,天府機場定位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雙流機場定位為區域航空樞紐,未來天府機場航班量將在兩場中占主要比例。
毫無疑問,成都正在增強國際門戶樞紐功能。今年,成都將提升國際航空樞紐能級,聚焦“兩場一體”運營,推進天府國際機場按時竣工;分類有序做好國際(地區)定期直飛航線復飛有關工作,聚力國際航線網絡拓展和重要航點加密頻次,持續提升航線網絡干支銜接水平;深化國際通程航班試點,大力招引全貨運基地航空公司、物流集成商。
同時,成都將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成自高鐵、成都站擴能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爭取成達萬高鐵、成都至西寧鐵路開工,做好川藏鐵路、成渝中線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國家供應鏈體系試點城市、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成都“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建設。持續推進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國家示范工程建設,完善亞蓉歐國際班列網絡節點布局、班列服務產品體系和市場化運營機制,提升國際多式聯運集疏運能力。
此外,成都將推動開展“供應鏈+”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農產品貿易等領域示范應用。大力招引全球制造、貿易、物流以及供應鏈采購分銷頭部企業,積極爭取在成都新設立綜合型、區域型、功能型總部基地和分撥中心。推動口岸載體平臺提質擴容,積極申報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和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爭取設立天府國際機場口岸,推動高新西園綜保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封關運行。